文明城区,既要有城市“面子”,更要有幸福“里子”。而事关老百姓幸福指数的“里子”,便是一条条背街小巷。我区以全国文明城区创建为抓手,将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工程融入创城工作,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,用“绣花功夫”提升创城精细化水平。
扮靓街巷 夯实文明西城的“里子”
来源:首都之窗
文明城区,既要有城市“面子”,更要有幸福“里子”。而事关老百姓幸福指数的“里子”,便是一条条背街小巷。我区以全国文明城区创建为抓手,将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工程融入创城工作,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,用“绣花功夫”提升创城精细化水平。据了解,新一轮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三年行动开展以来,西城区1125条背街小巷基本完成精细化整治提升工程。一个又一个“里子工程”,承载起城市文明,也装满了老百姓对生活的幸福期盼。
治理+管理 向环境乱象说“不”
2020年,我区新一轮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行动开始。三年来,西城区坚持用精细化治理打好小巷环境“底子”,用科学化管理持续巩固治理成果,让小巷环境乱象永久“消失”。
打好环境“底子”是背街小巷变“美”的第一步,也是最重要的一步。时间积淀下来的“红墙意识”让西城区这一步走得自然且坚定。我区把党支部建在街巷,注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党员带头认领问题街巷,建立党员责任区;党员带头自拆违法建设,消除周边商户、居民的观望情绪;党员带头啃“硬骨头”,解决一批群众反映突出、多年想解决而未解决的环境问题,形成依法治理的强大氛围,让广大居民看到政府治理的决心和信心。新一轮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开展以来,全区拆违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,为城市更新留足空间。
为巩固整治成果,我区落实“日巡、周查、月评、季点名”制度,督导检查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情况。加强市政市容综合巡查背街小巷的力度,对全区1225条街巷全覆盖检查,发现问题,及时整改。高度重视市城市管理委员会针对背街小巷开展日查问题和“回头看”的整改和回复,检查的结果全部纳入到对街道办事处的考核和对街巷长的评价中,始终保持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效果。
在小巷常态化管理上,我区深化以街巷长为轴心的街巷治理体系,切实建立背街小巷日常长效管理机制。西城区各街道因地制宜,分别制定各自的日常背街小巷管理办法,规范街巷长工作机制,进一步明确和规范街巷物业、环卫、绿化等专业队伍精细化作业标准,综合执法队以及街巷一线力量整合共管,社区同创共建,通过胡同公约、问卷调查等方式,凝聚居民共识,让居民找到自我管理的有效方式,实现城市管理“共治共管、共建共享”,将街巷长效管理落到实处。
2020年至2022年,我区共任命街巷长1402名,招募“小巷管家”并完成网上注册招募的5217名。我区还通过开展“最美院落”“最美街巷”“优秀街巷长”“优秀小巷管家”“优秀网格员”“优秀责任规划师”“优秀设计单位”“优秀施工单位”等评选,营造出“街巷是我家、环境靠大家”的良好氛围。